作者:叶娟;王少杰;汪耿夫
期刊:中国学校卫生:1-5[2023-09-24].
DOI: 10.16835/j.cnki.1000-9817.2023.09.018.
摘要:
目的:探究青少年遭受同伴欺凌、生活满意度和自伤行为之间的关联,为预防青少年自伤行为提供科学依据。方法于2022年10月,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
方法:抽取安徽省宣城市、合肥市和淮北市共5 724名初中生,使用自编的青少年心理行为问卷进行调查。
结果:青少年遭受同伴欺凌检出率为30.0%,高致命性自伤、低致命性自伤、无明显组织损伤的自伤、潜在损伤的自伤以及心理伤害的自伤检出率分别为10.2%,25.8%,35.5%,20.8%和28.2%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,遭受同伴欺凌与5种自伤行为(OR=2.52~3.21)之间均呈正向关联,生活满意度与5种自伤行为(OR=0.19~0.33)之间均呈负向关联(P值均<0.01)。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在遭受同伴欺凌与高致命性自伤、低致命性自伤、无明显组织损伤的自伤和潜在损伤的自伤之间有调节作用(OR值分别为1.53,1.42,1.30,1.39,P值均<0.05),在遭受同伴欺凌与心理伤害的自伤之间没有调节作用(P>0.05)。
结论:青少年遭受同伴欺凌可能增加自伤行为的发生风险,提高生活满意度有助于缓解同伴欺凌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负面影响。
关键词:暴力;生活质量;自我伤害行为;精神卫生;回归分析;青少年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